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规划

三亚市中长期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03-23 信息来源:

三亚市中长期农村实用人才展规划

三亚市农业局

 

根据《三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实际,为适应三亚热带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

农村实用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力开发、培养和使用农村实用人才,是加快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全市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3523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3%。其中,生产型人才18191人,占77.3%;经营型人才1942人,占8.2%;技术服务型人才566人,占2.4%;技能型人才989人,占4.3%;社会服务型人才1835人,占7.8%。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三亚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三亚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发展不需要高层次人才,各级党委政府在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服务体系等方面比较欠缺。二是人才总量不足,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占三亚农业总人口的9.0%,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三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生产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等类别人才比例显著偏低。四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大都比较低,高素质人才匮乏。五是工作体制不健全。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实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导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选拔机制、流动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建设不到位。

(三)面临的形势

一是面临良好的政策形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目标,必将极大促进三亚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二是面临良好的保障形势。国力不断增强,各级对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加大,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体制初步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正在稳步调整,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施展才能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城乡之间的人才和资本双向流动已经开始出现并日趋频繁,人才的来源渠道和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撑力量将越来越强大。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围绕三亚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和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城乡人才一体化开发要求,遵循“服务发展,优化环境,内生为主,外引为辅”的指导方针,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三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以提高科技素质、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热带现代农业新技术、具有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适度扩大规模,重点优化结构,全面提高素质,推动人才发展。争取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占三亚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1.3%,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1000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2.9%;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达到1200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3.4%。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占三亚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5.3%,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2000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3.5%;具有初级职称以上的达到2200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4.0%。人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到2015年,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2020年达到60%。农村实用人才人均培训次数逐步增加,到2015年达到5次以上,2020年达到10次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和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基本实现人才强市兴农目标。

(三)总体部署

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措施到位,任务落实的原则,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根据省、市人才规划发展纲要要求,围绕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2011—2015年),按照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加快培养造就具有三亚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竞争优势。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2016—2020年),根据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为实现我市热带现代农业要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目标,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养、提升人才竞争力为重点,全力实施各项人才工程,有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三、主要任务

(一)生产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培育种植能手。结合我市冬季瓜菜、热作水果等优势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开展农村生产能手培训。推进土地集约经营,促进种植能手适度规模化生产。二是培育养殖能手。突出生猪、牛、羊和禽类等主导产业,推行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生产,培育养殖能手。三是培育加工能手。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围绕市场,突出特色,以农产品生产和储藏环节为重点,解决我市农产品缺乏深加工的问题,培育香蕉、芒果等农产品加工能手。四是培育捕捞能手。加强水产行政执法,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捕捞行为,提升捕捞人员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强化渔业科技服务,倡导“健康养殖理念”,提升渔业养殖水平。大力宣传渔业养殖、捕捞典型,创造成长环境。

(二)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领导人队伍。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导人的培养,提高其组织带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注重从基层中培养储备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和劳务交易,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大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培养力度。优先为农村经纪人提供良好服务,积极为农村经纪人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导人队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导人系统培训和交流锻炼,培养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整体素质较高的经营型人才。

(三)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培养能工巧匠。结合农事季节特点和地区要素资源优势,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训”原则,整合力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农村织锦、木工等技术能手。二是培养农村特长技能人才队伍。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开办农家课堂,围绕农村生产生活所需,培训水利水电、文化艺术等农村特长技能人才。

(四)技术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发展农机服务人人队伍。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加大力度培养耕地机手、插秧机手、病虫害防治机手和收割机手。二是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员队伍。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员队伍建设步伐,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健全产业基地安全员制度。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三是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队伍。依托农业科技进步,注重科技示范制度建设,壮大科技示范户队伍。按照建设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提升农业科技示范户整体素质和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发展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员、沼气服务员、护林员、统计员等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彻底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村级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五)社会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定向为农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岗位培训和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人员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积极培养适应三亚农村实际的“复合型”村官。四是培养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人才,包括农村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旅游、农民创业就业等,在新农村社区居民服务领域培养新型服务人才,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农民生活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四、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

(一)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现机制

建立“市、镇、村”三级遴选制度。农村实用人才经由村委会推荐、镇政府审核,报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建立不同层级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分级重点联系、支持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二)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制

一是落实培训经费。安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专项经费,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管理与服务,采取分类、分层次开展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工作实效,加速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培训平台建设。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职业教育学校等多部门联合培训,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优质资源的作用,积极创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基地,建立课堂教学与生产基地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三是完善培训网络体系。构建和完善“两个网络”、“四个应用系统”,即延伸到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和农业信息物理网络;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和农资市场监管、农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四个应用系统。

(三)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

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快制定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建立符合三亚农业实际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评价体系。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特点,对农村实用人才采取培训“绿色证书”、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认证与评价。组建相关专业的高、中级职称评委会,定期开展评定工作。

(四)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一是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方式,多渠道选拔高素质人才。二是开展竞赛活动发现选拔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开展农民科技“大比武”、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竞赛、农村致富带头人评选等活动,选拔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人才技能水平的提升。三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政策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信息交流体系,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整合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拓展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交流、就业指导、人事代理等服务,形成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和平等竞争的就业制度。积极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中介组织,探索发展兼职农村实用人才市场。举办全市性农村实用人才交流会,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跨区域流动。

(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基础、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体现人才的经济社会价值。建立“三亚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评选管理制度,表彰奖励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对政治素质好、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支持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人选。二是完善保障措施。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完善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进修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

五、重点人才工程

(一)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根据三亚农业生产实际,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劳动技能、市场信息、政策法律、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二是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着力扩大鉴定项目、增加鉴定数量、规范鉴定程序。结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培训,扩大技能鉴定专业种类和总量。注重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相结合,切实推动“一人双证”制(“培训结业证”、“职业资格证”)。坚持每年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200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技能鉴定达到2200人。三是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实行万名中专生计划。发挥高等院校、农广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党员远程教育的作用,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以函授为主的中等学历教育。到2020年,培养1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实用人才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四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落实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继续实施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培训工程,组织赴发达地区进行培训,计划每5年轮训一遍。

(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环境。积极为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等业务的农村实用人才从税收、费用等方面,按上级有关规定优惠或减免,并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环境更加优化,人才不断涌现。二是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项目。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实用人才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区域农业经济。到2020年,完成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创业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各类经济实体成效显著。

(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一是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在优势区域内选择优势作物、优势产品,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或农业实用技术示范场,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力争每年建设2个以上农业实用技术示范基地。二是建立“院(校)、地”合作生产基地。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共建农业生产基地,支持三亚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共同参与建设基地,既作为科研院校的项目实施和学生实践基地,又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和培训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六镇各创建1个农业生产基地。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农业、林业、渔业、水务、南繁等)主管单位的积极配合。市农业局要成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牵头实施,各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密切配合,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强化责任任务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责任进行分解,细化任务分工,各责任单位要明确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措施,确定工作时间,落实工作经费,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了解、关心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总结表彰

建立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在每年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验收,汇编工作文集,确保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每年开展评优活动,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