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要闻 > 三亚组工

柔性引才,三亚出台加强和改进“候鸟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7-11-27 信息来源:

立冬时节,“候鸟”南飞。三亚,这片温热的土地,正吸引着随季节迁徙的“候鸟”人才。

“候鸟型”人才是三亚独特而珍贵的人才资源宝库,如何让“候鸟型”人才在三亚度假疗养的同时,又能为三亚“发光发热”,成为这座“候鸟型城市”的一大课题。

近日,三亚印发《三亚市加强和改进“候鸟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摸清人才底数、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对接合作等,让更多“候鸟型”人才融入三亚、服务三亚。

健全机制吸引人才向三亚聚集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优势,三亚每年能吸引约40万“候鸟”南飞,这其中不乏各领域的“候鸟型”人才,他们的知识与才干是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可借助的宝贵资源。

《方案》对“候鸟型”人才,以及高层次“候鸟型”人才和“候鸟型”科技创新团队的认定标准进行明确。“候鸟型”人才是指来三亚季节性休养、生活、旅游,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多种方式自愿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省外人才。

近年来,三亚在柔性引进使用“候鸟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方案》是对三亚“候鸟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掘“候鸟型”人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候鸟型”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方案》制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三亚将开展“候鸟型”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认定工作,并将团队带头人、优秀人才代表列为市委市政府直接联系专家。制定出台“候鸟型”人才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制度,适时修订《三亚市引进人才办法(试行)》,形成相互衔接、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

《方案》还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待遇、权益保障等诸多机制,强化“候鸟型”人才激励和保障。此外,修订完善三亚市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各单位落实“候鸟型”人才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将“候鸟型”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市人才工作重点单位、人才工作站年度考核项目;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保障经费投入,等等,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聚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根据《方案》主要目标,三亚将紧紧围绕构建“一支柱两支撑”产业格局需要,以高层次、紧缺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候鸟型”人才工作,到2020年,全市使用“候鸟型”人才5000人左右。其中,高层次“候鸟型”人才500人左右,“候鸟型”科技创新团队5个以上,初步形成南繁产业、医疗教育、深海研究等一批有特色的“候鸟型”人才工作品牌。以此为牵引,吸引更多的“候鸟型”人才向三亚聚集。

摸清底数让“候鸟型”人才为我所用

我们的“候鸟”群体规模有多大?“候鸟型”人才有多少?现阶段,在包括三亚在内的海南各市县,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候鸟”人才信息库,我们只能在相对领域内得到一个大概估算的数值,没有权威、准确的数据。

底数不清、信息缺失,致使大量潜在“候鸟型”人才成为三亚度假休闲的“过客”。同时,由于对“候鸟型”人才作用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我们身边的“候鸟型”人才富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针对“候鸟型”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方案》提出,将建立健全“候鸟型”人才供需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多措并举力促“候鸟型”人才发挥作用。

三亚将定期开展“候鸟型”人才专项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全市“候鸟型”人才底数。建立“候鸟型”人才供需信息采集报送制度,依托各人才工作站、“候鸟”党组织、“候鸟”协会等开展“候鸟型”人才信息登记,并做好分类汇总工作;定期征集全市企事业单位“候鸟型”人才需求信息,建立完善供需信息数据库,并及时发布、更新全市“候鸟型”人才供需目录。

与此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推动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村级组织善待、善用“候鸟型”人才,借助其专业优势、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助推工作开展。以三亚构建“一支柱两支撑”产业发展格局为重点,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支持三亚科研、教育、医疗等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为“候鸟型”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出台激励机制和措施,吸引更多的“候鸟型”人才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加强“候鸟”聚居小区的党建工作,推进“候鸟”群体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候鸟型”人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搭建平台精准对接“候鸟型”人才

“一方面,各级人才部门在积极努力寻找‘候鸟型’人才,另一方面信息不畅通,一些愿意出来服务的‘候鸟型’人才却又找不到岗位。”在接受三亚日报记者采访时,“候鸟”们都不约而同地通过身边事例,谈到“候鸟型”人才与用人单位出现“两头张望”的尴尬局面。

为使有工作意向的“候鸟型”人才与用人单位实现供需信息的双向对接,根据《方案》,三亚将构建多元化“候鸟型”人才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人才”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三亚候鸟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将平台打造成为人才登记、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建立“候鸟型”人才数据库,与省级服务网站和数据库实现无缝链接和资源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候鸟型”人才供需信息实行精细化管理,为党政机关做好“候鸟型”人才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用人单位和“候鸟型”人才精准对接提供信息服务。

积极支持和指导各类“候鸟”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领“候鸟型”人才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鼓励和支持人才中介机构建立“候鸟型”人才服务平台,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候鸟型”人才在三亚服务期间的生活、居住、出行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此外,《方案》还提出,拓宽“候鸟型”人才引进渠道。各区、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要面向国内外人才密集地区,主动出击,寻找和吸引为我所需的“候鸟型”人才,并发挥好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社区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挖掘“候鸟型”人才中的发现、联络、推荐、举荐等作用。同时,鼓励广大“候鸟型”人才通过自荐、互荐等方式,不断提高聚才引才工作精准化水平。

 

来源:三亚日报